散热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散热器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乡土民居保护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国民认识斑果远志

发布时间:2020-10-17 17:20:43 阅读: 来源:散热器厂家

乡土民居保护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国民认识——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 继《北京五书》之后,“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的第二批成果,《中国民居五书》(简称“乡土五书”)近日面市。

8月10日,《中国民居五书》作者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向记者展示了130多张照片。这些影像资料是他20年来在全国100多个村落调查时拍下的。有意思的是,呈现在镜头里的,不仅有古街、老屋、雕梁斗拱,还有屋檐下挂着的柿子和辣椒,田里顶着角的两头牛,以及放学路上看热闹的孩子。在楼庆西眼中,这些也属于乡土建筑非常精彩的一部分。

中国青年报: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专门关注和保护乡土建筑,您怎么看?

楼庆西:天安门之所以变成共和国的标志,就是因为它记载了历史。乡土建筑,包括农村的祠堂、寺庙、住宅、书院、桥梁、道路等等,同样也记载历史。它记录了中国特有的农耕社会。

比如诸葛村,它是诸葛亮第二十八代后人搬到高隆地区后建立的,到现在已经历五十几世。诸葛村围绕诸葛亮的总祠堂而建,有若干个分祠堂,每个族围绕祠堂建住宅,团块似的集合成一个村落。诸葛村盛产药材,处在水陆交通中心地带,慢慢形成一个药材中心。后来旅馆、饭店、裁缝铺、铁匠铺发展起来,变成一个商业中心,比宗族中心更热闹。这反映了明朝以后商品经济在农耕社会开始发展。

另外一个村,位于山西临县的吕梁地区,自古以来就烧缸,都是纯手工艺操作,生产中的废品,就利用起来作烟囱、院墙。一进村落,全是废弃的缸堆成的院墙。形态很特殊,反映了当地手工业村落的特征。

中国青年报:比起城市建筑,乡土建筑有什么特点?

楼庆西:乡土建筑与自然山水的结合更密切、和谐,在建筑形态上,乡土建筑更丰富。它都是利用当地材料,由当地工匠采取当地传统技艺建造出的适合当地百姓生活的各类房屋,很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建筑装修、装饰上,乡土建筑更有原创性,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能粗糙,但生动活泼。故宫太和殿屋脊上一定是9只兽,其他宫殿屋脊上的兽一定是7只、5只或3只。乡土建筑却会在屋脊上塑一只仙鹤,或者一座假房屋,甚至会排列着时钟、屏画、镜子、假花、水烟袋、文房四宝……这在城市建筑中可看不到。

对于古建的保护,过去我们更偏重于物质方面的内容,比如山水房屋、道路桥梁。现在我们还要看到非物质文化,比如农耕文化、器物文化、服饰文化、门文化等,它们都有精彩之处。

中国青年报:有哪些精彩之处呢?

楼庆西:像侗族、苗族的村落,建筑都是山木做的,没什么鲜亮的颜色。但少数民族服饰特别漂亮,人和建筑相映成趣。广西龙胜县龙脊村,远看青山绿水黑瓦,但你还能看到大片大片鲜亮的红和黄,那是铺在地上晒的辣椒和玉米。曾经有行为艺术家在西山打开很多把雨伞,远看一片红,称作“大地艺术”。我们在龙脊村看到的,可比艺术家创造的更原生态、更有震撼力,这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中国青年报: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古村落?

楼庆西:就是“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我们不仅要保护建筑,还要保护建筑周边的环境。但难度很大,因为农村建筑不是故宫、颐和园,它是人们生活的地方。这就有矛盾。老百姓的观念在改变,他们认为这个老房子不能代表新生活了。

中国青年报:我们能否做到在保护的同时,满足农民生活的新需要?

楼庆西:诸葛村是年轻人大多搬走了,老年人还住在里面。西递村是老百姓都搬到新地方住,白天回来做生意。

一些历史文化名村,规定屋子里面可以变,外面不许动。像林坑村一个老书记家的房子,外面还是老样子,里面完全是现代的装修,有整体橱柜,还搞了个卡拉OK厅。但年轻人还是觉得憋气。儿子就到城里住去了,只有老父母还住在里面。

像浙江一些地方,规定新房必须修成白墙、坡屋顶、马头墙,高度不能超过三层。但老百姓不干,法律上确实也没有根据去限制他们。

为了避开这些矛盾,山西的西文兴村就把村落变成一个博物馆,老百姓都搬出去。但除非是国家一级的历史文化名村或者国家保护单位,才可能批地盖新房。要是不批地,就只能在原有的地方盖房子。

当然,我们只能对部分有价值、有典型意义的、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村落,进行保护。这是一个在前进中间取得的平衡。

中国青年报:《北京五书》被不少人当作旅游指南。“乡土五书”会不会也产生这种效果?要真有很多人慕名去旅游,这符合您的愿望吗?

楼庆西:有些人反对旅游,认为会过度开发,但这是反对不了的。过度开发和旅游有关系,但也有区别。像郭洞村变成历史文化名村后,旅游开始了,周末要接待两三千游客。村民就在村头盖了很多饭铺,村头的景观就被破坏了。而旅游门票归旅游局,村里只得到一点点,古建破损后得不到修缮。这就是过度开发,不是以保护为主。

中国青年报:该如何处理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

楼庆西:我刚去过周庄。下午5点以后,那里还是满眼的红帽子、红灯笼。特别是那个著名的双桥,上面人头攒动,下面游船纵横。很多人看了就说,古老的周庄完了,都给旅游毁掉了。

但周庄的老镇长告诉我,第一,硬件没有破坏;第二,积累的财富把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了,污水排泄、河道都清理了;第三,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第四,老百姓通过实践,知道了古镇的价值,会去自觉地保护了。所以,硬件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底线。你看,只要游客一离开,周庄依然是小桥流水古巷。新开的茶铺也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建的,除了那些红灯笼。

古代是挂红灯笼,但都是挂在梁的正中,而现在到处都把灯笼挂在屋角底下。这也许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闹的。

中国青年报:保护乡土建筑是否可以不走周庄的旅游道路?

楼庆西:浙江有个镇就没走旅游的路子,但首先遇到的就是经费问题。修古建特别费钱,一栋房子就得几十上百万元。完全靠政府拿钱不现实。要想搞旅游,首先必须有一个思路清晰、一心为公而且能干的干部。这个不好找。在一些村,我发现连支部书记、村长都去开饭馆了。我们找他们谈话,都要等到晚上饭铺关门之后。他们哪有时间管保护啊?

我们现在需要多宣传。梁思成先生在70多年前就说,除了抢救之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提高国民认识。故宫的价值大家都知道,但“乡土民居”的价值不一定知道。我们应该要让大家知道,在我们国家、我们农村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值得保护和重视。

ib补习课

ib补课机构

补习alevel